京东年服务收入首超600亿,京东模式

白癜风的治疗药物 http://m.39.net/disease/a_5629059.html

3月2日,京东公布年四季度和全年财报。年京东集团全年净收入为亿元,同比增长24.9%;净利润达到亿元人民币。这表明,京东完全摘掉了长年亏损的帽子,规模效应显现,进入利润收割期。

京东年GAAP下净利润达到亿元。

结合京东的商业模式分析这份财报,我们可以发现,京东业绩全面向好的重要原因,藏在一个并不十分起眼的数字中:其中全年净服务收入为亿元。

悄然优化的收入结构

年,京东净服务收入同比大幅增长44.1%,首次突破亿元。当年前三个季度同比增速分别为44%、42%、47%。在体量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增速还能保持稳定,表现十分强劲。

京东的净收入由两部分组成:净商品销售收入和净服务收入。京东以自营起家,最初商品销售收入就相当于净收入,第三方商家入驻后,虽然有了广告佣金等服务收入,但商品销售收入还是占了90%以上。

随着京东向上下游合作伙伴开放零售基础设施,并不断拓展线上线下业务,净服务收入开始迅速增长。年三季度,净服务收入占比首次超过10%,年全年已达到11.4%。

年京东净服务收入达亿元。

以疫情期间为例,人们最紧急的两件事就是求医、问药。而京东在这两方面做了不少工作。问诊服务方面,京东健康提供免费提供在线问诊,发挥了互联网医疗非接触诊疗的特点,帮助轻症患者降低了感染风险,医院门诊缓解了压力。药品供应方面,京东健康面向湖北地区,京东健康上线了“断药求助登记公益平台”,帮助当地慢病患者尽快买到药品,共收到超过条断药求助信息,80%成功得到解决。这也体现出,京东除了销售商品,也具备了完善的生活服务能力。

11.4%的比例,对京东这家公司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一方面,京东锤炼多年形成的自营和物流体系,保证了商品的品质和服务水平,构造了京东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把货从品牌商那里买来再卖出去,为了维持价格竞争力,挣着刀片一样薄的利润,并不足以维持对物流、技术、客服等方面的大规模投入。

京东的商业模式要想成立,收入结构必然需要优化。从近年来的财报数据看,京东在这一点上做到了:技术与服务正日渐成为增长的新引擎。

助销百万支鲜花背后的流量提效

收入结构的优化,意味着业务甚至战略的大变化。不显山露水的京东是怎么做到的?

京东的净服务收入来自两大部分,分别是平台及广告收入、物流和其他服务收入。平台及广告收入增长,需要第三方商家的大量入驻。年四季度,京东平台第三方商家达到27万家,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万家。而年到年的商家增长数量分别为2万家、5万家和4万家。可见商家入驻态势是不错的。

商家数量多了,还需要质量。据了解,京东第三方平台创造的GMV近年来节节攀升,目前已和京东自营GMV基本持平。大量第三方商家的进入,丰富了京东平台的商品品类,吸引了更多用户,反过来也刺激了自营业务的增长,实现了双赢。

另一方面,需要的是对流量的深入、高效挖掘,在互联网流量红利见顶、增量市场逐步转为存量市场的当下,这一点尤为重要。

可以看到,年京东在数字化营销方面下了大功夫。据京东官方介绍,去年其全面打通快手、抖音、微博、知乎、百度、微视等主流内容平台,打造内容营销生态,推动了京东订单量和新用户的增长。此外,京东的营销平台通过依托AI和大数据的广告技术和营销技术,实现广告收入与广告效果的双丰收;智能搜索、推荐系统性能也大幅提升,更好地做到了人货精准匹配。

疫情期间京喜直播助农

再拿今年疫情期间来说,京东直播和京喜的直播助农项目,已覆盖20余省市产业带的近个品种,累计开播千余场,产生销售数十万单,销量超吨。仅广西永福县的沙糖桔就靠京东直播解决了65%的库存,云南滞销的鲜花也卖出了上百万支。

直播助农固然是平台在尽责任,但也体现了京东用新办法开发流量价值的效果。有了商家和商品有质量的增长,以及流量的深耕细作,平台及广告收入增长水到渠成。

疫情期间发布个工作岗位,底气何来?

在物流和其他服务收入上,此次财报数据非常亮眼。年全年净服务收入中,来自于物流及其他服务收入的占比从年、年的16.8%、27.0%大幅增长至年的35.5%。

随着京东物流网络的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京东平台第三方商家和平台以外的企业、商家成为客户,京东物流还大举进军个人快递业务。随着服务的不断开放,京东物流已经从京东最烧钱的“成本中心”,慢慢转变为“利润中心”。

疫情期间,京东物流的表现更是有目共睹:累计承运医疗应急物资约万件、超1.5万吨。此外,因为京东物流疫情期间也坚持送货,大量使用京东物流的商家得以维持正常运营,有的甚至实现了逆风增长。有了这一波实力圈粉,京东物流未来更为更期。

京东物流将医院。

年京东财报显示,这家企业员工已经突破22万人。而且为了支持稳就业,京东与其投资的达达集团联合发布了超过个工作岗位。物流的突出表现,正是京东做出这一决定的底气所在。

此外,年京东还在全渠道业务上发力。以“物竞天择”项目为例,以往用户在京东购买一箱水,商品需要经过从京东仓库到分拣中心到配送站,才能送到用户手中,而通过物竞天择,用户在京东下单后,系统会从消费者身边的品牌门店、大型商超和社区服务店中选出成本最优、效率最高的履约方案。打个比方,快递小哥从离你最近的沃尔玛超市或者农夫山泉水站取货,最快半小时就送到,而且商家运营成本平均节约50%以上。

目前京东已经与沃尔玛、步步高、联合利华等众多知名品牌或零售商达成合作,履约范围覆盖了60多个城市,合作渠道超过家零售商、2.4万家门店。疫情期间,京东还帮助超过10万家零售门店实现线上营业。

品牌商通过京东物竞天择系统向消费者极速送达商品。

不管线上和线下,京东都能为合作伙伴带来更多收益,由此带来的服务收入也势必越来越丰厚。

说到底,服务收入只是一个数字,它背后体现的是京东十几年来积累的供应链、物流、技术等零售基础能力。当前,京东由零售平台逐步转向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公司,服务收入的提升印证了这一转变。同时也提供了更大的盈利保障,让京东有钱继续投入到零售基础设施中,巩固自己的核心优势,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去年,京东零售提出“以信赖为基础,以客户为中心的价值创造”的经营理念,也说明京东想在深度服务客户上走得更远。京东的例子也提醒了整个零售行业:只有具备零售的基础能力,才能有底气谈开放、讲服务。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2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