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土地“种楼”,农村的土地种粮食,这一观念从年12月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时起,就已经深入人心,只不过如今这一概念,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动摇。
近日,广西大片沙糖桔林被毁,大量树苗被连根拔起,以便腾出土地用来种植粮食作物。可以说这是今年国家重谈耕地“非粮化”整治以来,第1个比较大的动作。
其实,我国耕地“非粮化”利用的情况,在很多地区都存在,这既有商品房开发“占优补劣”的因素,使得农村土地只能种粮食的观念被打破,又有受随着物价、农资水平不断上涨,导致种粮收益率下滑的影响。而在接下来的耕地“非粮化”整治中,受影响的农民不在少数。
我国耕地的“非粮化”,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农业生产与工业生产一样,本质上就是投入原材料,最后产出成品。可是在农业生产的原材料上,化肥、种子等农资价格的不断上涨,已经让农业生产的实际回报率不断下降。尤其是随着国际天然气价格的不断上涨,化肥生产成本压力,正在不断向农民转移,但受制于粮食价格的“天花板价”,农民的生产成本压力,很难传递给消费者。如此一来,“种地不挣钱”的感觉,在很多农民的心里变得越来越强烈,于是弃粮种树、种经济作物和土地撂荒就此出现。
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物价自然会呈现出一个逐步上涨的趋势。可是粮食确实与其他商品不同,其一旦大幅度涨价,很容易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因此,国家在此前便设立了粮食补贴,来弥补粮食与周边物价的差价,从而不让农民吃亏。可是,以上粮食补贴的效应正在不断消失,据专业数据统计,今年大多数地区的粮食补贴为每亩十几元左右,参考周边物价的上涨幅度,粮食补贴水平已经显得很低。
总的来说,正是由于农民的生产成本压力,不能像工业生产一样,传递给消费者,以至于让农民的种粮利润,只能随着生产成本的上涨而不断下降,进而降低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同时,现有的粮食补贴水平,已经很难弥补粮食和周边物价的差价,其补贴效应正在不断消失,因此形成了耕地“非粮化”的情况。值得一提的是,实行小农耕种模式的土地占比,仍然高达7成左右,提高农民的种粮收益,对保障粮食安全有重要意义。
新一轮的耕地“非粮化”整治来了,涉及土地回收、整改,农民要小心。
在近期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中,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针对耕地“非粮化”采取更严厉、更有利,可以讲是“长牙齿”的硬措施;加大公开曝光,追责问责力度;从制度、规划等方面,进一步增强体制机制和行政执法的刚性约束。从这些措施中可以看出,在新一轮的耕地“非粮化”整治中,国家将采取更为严厉的态度和行动,对责任制和体制机制以及行政执法的加强,将会尽可能地避免“漏网之鱼”。
除此以外,在相关法律法规中,国家还重点强调了耕地“非粮化”利用的主要表现,并针对不同情况,采取对土地回收或整改的处理。大体情况分为三种:
1,对耕地连续弃耕抛荒超过两年的,土地发包方有权收回土地的承包经营权;
2,未经允许私自占用耕地建房的,除该房产是该农民家庭唯一住房外,均被定义为违建,限期整改并恢复耕种;
3,非农建设必须节约使用土地,可以用荒地的、不得占耕地,可以用劣地的、不得用好地,否则将被强制恢复土地原有用途并罚款。
面对新一轮土地“非粮化”整治的到来,农民应该注意什么?
农民应该注意两点,一个是尽可能地利用土地,如果家庭成员确实没时间经营,建议将土地进行流转。另一个是千万不要占用耕地建房,如果当地确实没有闲置的宅基地可用,农民可以购买同村居民的宅基地使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