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斗了几十年都没斗过的老姐妹,希望从我

SEO百度优化求职QQ群 http://www.gpitp.gd.cn/new/20210909/95731.html

01

大年三十,陈伦拉着老婆坐在电视机前看春晚。

《只此青绿》的古琴弦声拨起,身着青绿色曳地长裙的舞蹈演员登场。

她们头顶高耸入云的发簪,长袖一甩,青绿腰与天地齐平,入画千里江山,美得让人呼吸凝滞。

稍显不足的,是房里传出儿子泽泽的小提琴声。

一拉一个破音,节奏不在拍子上,场面整得像杀猪修罗场。

扰民的调调里,还夹扎陈伦妈的怒吼:“你这孩子别乱抠弦,按指不要晃动。”

老婆赶紧剥了一个沙糖桔,示意陈伦去解救儿子。

陈伦走了进去:“妈,大过年的,别紧着让孩子练琴了。快吃个桔子,外头有您最爱的舞蹈节目。”

“吃吃吃,你一天到晚就知道吃,连儿子也带懒了。人家小提琴老师都说寒暑假是弯道超速,不抓紧点儿练怎么行!”

七岁的泽泽委屈地撅着小嘴:“可老师也说了,小提琴很难学,没有好耳朵找不到音位。”

陈伦妈揉着胸口嚷嚷:“没天赋不要紧,你可以下苦功去练啊!每日两小时三小时去磨,还怕练不会揉玄换把?”

看着可怜兮兮的儿子,陈伦继续劝老母放过全家,安安乐乐过个年再说。

老太太更暴躁了:“都是你的错,从小被筠莲的女儿比成渣渣,害得我抬不起头。大年初三亲戚们吃饭,泽泽必须拉一首曲子出来。我输了儿子,不能再输孙子!”

02

陈伦妈是个妙人。

她文工团出身,后来自学成了财务,端的是气质,拿的是铁饭碗,对家庭贡献良多。

泽泽出生后,陈伦妈抢过辅导的担子,两岁讲故事,三岁教唐诗,四岁学算术,一个劲地把小猪往树上拱,恨不得把学霸帽子往他头上扣。

孙子有一星半点进步,她就戴着老花眼镜,把稚龄小儿识字、画画的视频往亲戚群轰炸。

原因无他,只为争一口气。

陈伦妈有个死对头表姐叫筠莲,从少女时代一直被对方压着。

她本以为能靠儿子逆袭,可青铜再努力也难成王者。

陈伦不是读书的料,大专学习汽车修理,顺理成章回到小城修车厂上班。

筠莲的女儿却一路优秀,考上名校,拿优质资源,在大城市落脚。

陈伦妈不信邪,只盼世上有风水轮流转这一说,她烧香拜佛把希望寄托在第三代身上。

筠莲的外孙女茹茹早出生两年。

在泽泽穿开裆裤学走路时,筠莲经常从女儿朋友圈“盗取”茹茹学才艺的视频,丢到亲戚群炫耀,还专门提醒陈伦妈看。

瞧热闹不嫌事大的亲戚,老爱把年龄相仿的两娃拖出去对比。

这下还得了,陈伦妈的胜负欲彻底被激发,日日俨然“虎奶奶”逼孙子学习,孩子一有风吹草动的进步,她就丢到群里打擂台。

起初,老婆觉得不好。

孩子天赋不同,成长也有阶段性,硬拔助长的小树苗更没啥好秀的。

陈伦却无奈地说:“随她去吧!妈一直盼着我赢过表姐,但从来没有顺遂!如果不能在泽泽手里抢回半分颜面,她怕是日日烧心,夜不能寐。”

反正泽泽早晚得学,奶奶肯掏腰包,只要别太过分,就随她折腾吧!

03

大年初三,亲朋戚友齐聚饭店包厢。

酒已半酣,有人起哄:“茹茹,听说你的拉丁舞又拿大奖了,给大家表演一个呗!”

筠莲女儿点头示意,让小丫头脱掉外面的红色羽绒服。

外头温度很低,茹茹居然随身穿着单薄的战袍。

筠莲早让服务员备好音响,小姑娘穿着棉靴夹腿、绷脚、沉肩,不时抬起孤傲的下巴,把颈部拉长。

众人啧啧称赞,纷纷掏出手机,拍成15秒小视频发到朋友圈,并配文:“别人家的孩子,九岁拿了十几个拉丁舞全国大奖。“

一曲终了,亲戚们的目光投向全场最小的泽泽。基于陈伦妈平时没有少晒,大家对他的小提琴多有期待。

陈伦的心咯噔一下。

陈伦妈往日尽发泽泽拉小提琴的照片,可静态图和动态图的差别,非一般大。

小小的泽泽,孤零零架着小提琴站在一旁。十几部手机对准着他,以便随时捕捉最高潮的弦乐部分。

很可惜,就算临时抱住巴赫大师的脚,也没法让泽泽的技艺突飞猛进。

七个可怜的唱名,跑调得厉害。

现场有人放下手机,回到饭桌攀谈,甚至有人默默戴上耳塞。陈伦妈的脸色,比卖炭翁的炭还黑。

朋友圈里,果然没几个亲戚把失败的表演发上去,只有两三位发了照片以示声援。

到家后,陈伦妈一声不吭进了房间。

泽泽感受到气氛不对劲,小心翼翼地问:“爸爸妈妈,我是不是让你们丢脸了?“

老婆急忙安慰儿子:“没有!你很棒了,妈妈跟你一样大时,连当众唱歌都不敢呢!”

小的好骗,老的难哄。

陈伦进房间想安慰老太太,结果被枕头砸了出来。

老婆觉得不对劲,不就一场没有获得掌声的表演吗,何至于此。

陈伦踌躇片刻,还是把实话交代了。

04

陈伦妈在文工团跳舞那会,还是一颗嫩得能掐出水的蜜桃。

她水灵活泼,又肯下功夫苦练,很快成为团里台柱子。

好景不长,家里长辈说筠莲表姐在找工作,让她帮忙介绍进去。

噩梦的开端。

艺术是一种玄学,看勤奋,更看天赋。

如果说陈伦妈靠的是下苦功夫,那筠莲就是天生的舞者。

哪怕是当绿叶,筠莲在台上挥挥长袖,一颦一笑,也能自成一幅画卷,轻易攥住观众的视线。

千辛万苦迎来的风头被抢,陈伦妈如何甘心。

在即将到来的大型表演中,陈伦妈是早定好的领舞,为此付出很多心血。

可开演在即的某个暗夜,她看见筠莲提着一袋东西,神神秘秘赶往团长家里,当时就觉得不好。

次日,陈伦妈心神不宁,练舞时伤及骨头,匍匐倒地。接受治疗时,医生告诉她不能过度运动,否则再难康复。

华灯初上,筠莲果然成了新的领舞演员,占尽风光,一举成名。

正因为这次露脸,她被身份不俗的男人看上,更为后来优渥生活打下根基。

另一头,月华惨淡,陈伦妈黯然退出文工团,嫁了一个不好不坏的男人。

好在她学习力强,懂得扬长避短,在旁的舞台同样绽放光辉,比起筠莲不会差太远。

但世上最愤愤的,难道不是意难平?

05

大过年的,陈伦妈情绪低落,没心情再逼泽泽练琴。

夜色静悄悄,陈伦起身上厕所,发现他妈房里的灯亮着。

刚想说两句舒心话,却见到老太太痛苦地捂着胸口,眉头紧锁。

不好!

医院,一查是心梗,幸亏抢救及时。

天色微微亮,老婆拉着儿子踏雪前行,提着熬好的米粥去探望婆婆。意外在隔壁病房碰见筠莲。

陈伦老婆很吃惊,因为只有护工守在身边。

她忍不住问道:“筠莲姨,您女儿和外孙女呢?”

筠莲尴尬地表示,孩子们赶回去有很多事要做,女儿开春有项目谈,要提前准备,茹茹作业和练舞不能落下,一家子初三那晚吃完饭连夜匆匆走了。

“那您怎么入院了?”

“怪我不小心。”

自从老伴走后,筠莲家的水管堵了,灯泡坏了只能找物业。

前天晚上,她上厕所发现灯不亮,可大过年的一时之间很难找修理工。想着先将就一晚,谁知被地上的水迹滑倒摔伤。

陈伦老婆吐吐舌头:“那您也得把孩子喊回来啊!”

筠莲摆摆手:“他们都忙,不要耽误工作和学习。”

陈伦老婆留下一半肉粥,让她有事给陈伦电话,大家亲戚一场,别不好意思开口。

扭头离开时,不知是不是错觉,筠莲眼中挂泪,不晓得是感动,还是伤怀。

06

到了陈伦妈病床前,陈伦老婆把筠莲姨的遭遇和盘托出。

“哼哼!就知道炫耀,也不晓得卖惨。”老太太的气明显顺多了。

一直以来,她只看到人家光鲜亮丽的一面,哪知在不为人知的角落,同样有悲剧式的剧目上演。

憨头憨脑的陈伦帮忙跑腿,缴费,家里煮了丰盛的饭菜,也顺便给隔壁病房捎去。

陈伦妈没好气地说:“你挺会以德报怨。”

陈伦挠挠头笑道:“妈,表姐对我挺好。我开汽车维修店时,您不肯支持,她还借我二十万呢!”

这事陈伦妈并非不知道。

只是,在她眼里,修车不是高大上的职业,说出去虽然人均称呼一句老板,实际还不是趴车底,弄得满身脏兮兮的汽油,哪比得上筠莲女儿在大城市吃香喝辣。

“表姐的意思很明显,就是希望她不在的时候,我能多帮帮筠莲姨。”陈伦一根筋直抒胸臆。

陈伦妈顿时哑火,吃人手软拿人手短,真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出院后,筠莲姨拄着拐杖打车串门,手里提着大包小包。

陈伦妈挺吃惊的:“姐,医生让你多养几天,这身上还有伤呢,怎么到处乱跑?“

筠莲姨长叹道:“天天对着护工心烦,再说一个人容易胡思乱想,上你家蹭点人气。”

陈伦特意准备了骨汤火锅,让两位老太太在大雪天暖暖身子。

起初场面有些尴尬,直到三杯黄酒下肚,老姐妹有一搭没一搭聊起来。

筠莲姨舀了一颗丸子到碗里,滚圆的肉球很丝滑,筷子怎么都夹不中。

她莫名伤感起来:“孩子太优秀不是好事,早晚有一天滚出掌心,再也收不回来了。”

陈伦妈挑挑眉,这又炫耀上了?

07

还真不是。

孩子越优秀,面对的世界也越大。

筠莲把女儿送到外地读书,一路高歌挺近,与有荣焉的同时,也承受着分别的落寞。

老伴生病那年,女儿忙着考职称,忙着让孩子参加大型赛事,除了打钱和买营养品,无暇分身回来照顾,连最后一面也没赶上。

葬礼办完当天,女儿一家赶着离开,剩下筠莲独自留在空空荡荡的家。

陈伦追问:“为什么不跟她搬到城里呢?”

筠莲苦笑,大城市房价太贵,有个落脚的三房太不容易了。

何况,亲家早已占好位置,女儿一心扑在茹茹身上,哪有功夫处理婆婆妈妈的繁琐杂事。

筠莲红了双眼:“还是陈伦好啊!小护士说入院那天半夜,是他背你到急诊室,我听完一下子没忍住掉了眼泪。”

“矫情!“陈伦妈翻了个白眼。

“老妹妹,别身在福中不知福。守在身边的孩子才是自己的,插上翅膀远走高飞的,早就有自己的人生了。”

陈伦妈尤自不服:“那你还天天往亲戚群里晒孩子?”

“我就剩这点念想了,平时没人陪我多说话,可不得到群里找存在感。”

陈伦哭笑不得,原来盲目攀比的背后,藏着不为人知的心酸。

08

更深露重,陈伦妈怕路上雪滑,勉为其难让筠莲留宿。

好久好久,老姐妹没有心平气和在一个被窝聊天。

筠莲望着天花板出神:“小时候,你很要强,我身上藏一包糖,一个发夹,你都哭着闹着抢过去。大人们总说我是姐姐,忍着心疼也要给你。”

思及往事,陈伦妈愤愤:“抢赢小玩意有什么用,文工团那场汇演,还不是让你走了后门?”

“瞎说什么呢!如果你不受伤,我们俩本可以一起站在舞台中央。”

陈伦妈大惊,无意中解开在心底埋藏许久的秘密。

原来,在那场汇演前,团长本就有意换人,并把计划跟筠莲说了,让她跟表妹沟通。

可筠莲害怕表妹大受打击,严重影响姐妹情感。

思来想去,她希望以双人领舞的形式呈现。念头一萌生,筠莲提着厚礼上门,准备好好说服团长。

谁知表妹意外受伤,心生芥蒂之余,不愿提起往事,见面更是处处针锋相对。

后来几十年,两人莫名其妙明争暗斗,谁也不肯让谁。

陈伦妈愕然。

这个世界,往往有着让人出乎意料的真相。

不过大半生已过,再大的心结也应该解开了。

09

次日一早,两位老太太被泽泽可怕的琴声吵醒。

他一脸稚嫩无辜:“爸爸说元宵节快到了,让我抓紧时间练习才艺,好给奶奶找回面子。”

陈伦妈连连摆手:“只要你不拉小提琴,怎么都成。”

经过一场心梗和误会化解,她总算想明白了。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长,泽泽天赋不在此处,再怎么使劲也是白费。

就像当年陈伦读书一样,他挑灯写作业到凌晨还是赶不上筠莲女儿,最终只能勉强上大专。

可那又如何!

风光的孩子为了施展抱负,很难守在父母身边。

而憨实愚笨的孩子在人间烟火中,随时可以替父母买一碗滚烫的丸子汤,留在身边报恩。

身为长辈,何必为了自己的期望和面子,强行逼着孩子反向努力。

每个人有自己的机缘,每个家庭也有不同的际遇。

只要不负华年的付出,养出孝顺感恩的孩子,即便在平凡的人生,也能淬炼出不平凡的幸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1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