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大如年,这些美味你吃了吗

冬至,又称日南至、冬节、亚岁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祭祖节日。冬至习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在中国南方地区,有冬至祭祖、宴饮的习俗。在中国北方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

“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数九“,冬至过后,中国各地气候都将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民间由此开始“数九”计算寒天,从“一九”数到“九九”,冬寒就变成春暖了。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意思是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由于冬至后太阳直射点往北回返,太阳往返运动进入新的循环,太阳高度自此回升、白昼逐日增长,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冬至三候》邱新生摄

《冬至团圆饭》广州市,黄善祥摄

《幸福生活》广州市从化区,陆建生摄

《喜滋滋》广州市从化吕田,徐瑶摄

《腊味飘香》惠州市,刘鑫摄

《晒腊传承》惠州市,刘鑫摄

惠州市惠阳区,黄秉权摄

《好肉》广州市从化区,谢深本摄

《舌尖上的腊鸭》佛山市三水区,孔渝摄

《古祠门前晒腊》广州市番禺沙湾,苏裔燕摄

《油光》梅州市,严锡锋摄

广州市从化区,谢深本摄

广州市从化区,徐瑶摄

《鲮鱼干》广州市,黄善祥摄

韶关市南雄珠玑巷,卢树成摄

湛江市雷州半岛,张再漾摄

广州市,黄善祥摄

《美味高高挂》广州市从化流溪河,关崇株摄

《屋顶晒腊肉》广州市荔湾区聚龙古村,李敏清摄

《古屋门前晒腊肉》广州市荔湾区聚龙古村,周宗毅摄

清远市英西,李华瑛摄

潮州市潮安区,郑文锋摄

阳江市阳东大澳渔村,陈萍摄

《香喷喷的腊味饭》韶关市珠矶,钟志勇摄

在旧时候,随着立冬节气的到来,天气变得越来越冷。气温的降低令农田失去生机,蔬菜的收成锐减。于是乎农户会把蔬菜晒干作为越冬菜,从而能够长时间的贮存。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一年四季各式各样的时令蔬菜已经完全满足供应。虽然菜干的营养价值不如新鲜蔬菜,但菜干的风味却是新鲜蔬菜都无法比拟的。

《晒菜干》梅州市平远下举,严锡锋摄

江门开平市长沙镇儒林村,谭伟雄摄

惠州市,黄秉权摄

《晒腐竹》广州市,陆幸生摄

《晒面线》梅州市丰顺县留隍镇,黄奕彬摄

冬至前后,梅州客家人开始收割大芥菜,在田间切割,用大缸腌制咸菜。卢胜文摄

冬至的柿子更是红似火,满树的红柿子像吉祥的红灯笼温暖着暖冬,柿子树下团圆饭更是无比幸福。广东各地也有晒柿子的习俗,采摘后晒成柿饼,寓意“柿柿”如意!

《冬至团圆》徐瑶摄

张惠民摄

潮州市饶平浮山镇,邱胜桦摄

温宁安摄

《晨雾桔子园》揭阳普宁市,张思杰摄

《沙糖桔丰收》阳江市,张维健摄

《梅州冬橘》梅州市丰顺县,卢胜文摄

《丹霞贡柑》韶关市仁化县,周志林摄

广东人爱美食,加上人们厨艺精湛,冬至团圆饭更是隆重,除了冬天热气腾腾的大盆菜、火锅是大家的至爱,各地小吃也是很受欢迎。佛山更有九菜宴,包括“三硬、三扣、三炒”,颇有讲究。

热气腾腾的鱼虾火锅。佛山市顺德区,廖伟光摄

顺德小吃双皮奶、南瓜饼。佛山市顺德区,林建荣摄

《菊花肴》江门市赤坎区,陈萍摄

《自制顺德传统美点酬仔糕》佛山市顺德区,廖伟光摄

《酒肉飘香》梅州市,葛普摄

《秘制红烧肉》佛山顺德,廖伟光摄

在我国北方许多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而在南方,冬至这天一般要吃汤圆,寓意团团圆圆。广东冬至吃汤圆这个习俗,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据史料上面记载,明清时候,人们在冬至这天要做“粉圆”或者又叫“做粉糯米为丸”,也就是我们今天的汤圆。

《搓汤圆》潮州市,黄奕彬摄

《客家粄》梅州市丰顺县汤坑镇,卢胜文摄

《客家糍粄》梅州市丰顺县汤坑镇,卢胜文摄

《炸煎堆》广州市,陆幸生摄

民间有“吃了冬节圆大一岁”之说。冬至,一家人“so圆”搓汤圆是潮汕小孩最美好的回忆;梅州丰顺客家人冬至吃“糍粄”、酿粄;咸圆子是江门、阳江人在传统节日里的最爱,不管汤底怎么变化,不变的是“团团圆圆”糯米团子;汕尾海陆丰家家户户都会做“冬节蛤”,形状与蛤蜊的肉相似而得名。

《喜气洋洋过小年》广州市,徐瑶摄

《全家出动喜团圆》惠州市,黄秉权摄

《鸭母稔》潮州市湘桥区,郑文锋摄

广东广播电视台编辑委员会办公室策划制作,图片由《广东广播电视》编辑部特约摄影师提供

编辑:纪瑞

你在看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1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