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在老家的每一天,我都想逃离

“家乡不是围城,生活才是。”

虽然还未到元宵节,但对于所有已经返回工作岗位上班的“打工人”来说,这个年就算是已经过完了。

过年7天的假期,无数人直呼“太少了”,为了攒够7天假期而调配的补班,更是令人伤不起。

但是对于出门在外闯荡、又急于逃离老家家长里短、比富催婚的成年人来说,这7天的假期都显得过于漫长了。

对于他们来说,每一次过年回家,都是自己跟家乡、跟父辈观念、跟未来的一次博弈。

我和几位分别在北京、上海、郑州奋斗的朋友聊了聊天,听他们讲了自己回家第一天就急切地想要逃离家乡的故事。

01

嫉妒使我面目全非

当我坐着大巴车大包小包地赶到老家的时候,是正月初二的中午12点多。

父母很开心,连连说:“回来的正是时候,可以开饭了。”但我不开心,从看到门前停的四辆车开始,我的心就像被大石头压上了一样。

门口的四辆车分别是我家前几年十三万左右买的奔腾,我大表哥家二十多万的奥迪A3、表妹家的宝马和表弟家多万的京牌保时捷。

家里更是满满一屋子的客人。大姑妈家的大表哥,二姑妈家老老小小全家9口人。

二姑妈一看就是发财了,胳膊上带着98克的金手镯,穿着貂皮大衣,表弟媳和表妹胳膊上分别带着玉手镯,个个打扮得时髦又华贵。

据二姑妈讲,他们在北京开的美容院这两年发展得比较好,前些年表弟媳做店长时月薪就能拿到5、6万,现在自己开店赚得就更多了。北京买了两套房,保时捷也是去年才换的。

表妹嫁到了山东,在当地开了3个小型服装厂,年收入也不错。

再说我大姑妈家,大表姐嫁了个南方的有钱人,开的是生产医疗器械、防护服之类的大工厂,大表哥的车就是大表姐出钱买的。上次回来一趟,嫌20多万的车开着不舒服,非要让大表哥把车卖了,换一辆更好更贵的车。要不是车不好卖,大表哥的车应该也已经又升级过了。

听着亲戚们热热闹闹讲着家长里短、发家经历,我捧着饺子味同嚼蜡,坐大巴车回来的我恨不得原地消失。

当时,我最怕的就是有人将目光投到我身上。我不知道该怎么描述自己窘迫的现状。

毕业后便在郑州工作,自认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工作几年也攒下首付勉强买了一套小房子,但除此之外便几乎一无所有,车子嚷了几年,年年想买,却拖了一年又一年,说到底还是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

买辆便宜的觉得拿不出手,买辆贵的,又压力太大没有必要。

一瞬间,我又恍惚找不到了上学的意义。我们表兄弟姐妹之间年龄相差不大,小时候在一起上学玩耍。只是,无论是表哥还是表弟表妹,他们都早早地退了学,外出打工,只有我,考上了大学。

彼时,我是全家的骄傲;如今,却成了最抬不起头的那一个。

下午,亲戚走后,我发了条朋友圈:回家第一天,我只想逃离。

同在郑州工作的同学看到后,给我留言:想听故事。我回:别人都发财了的故事。同学说:这种故事不要讲给我听。

据我所知,我这位同学,前年在郑州买到了烂尾房,今年,选择留在郑州过年,没有回家。

明年,或许我也会选择留郑过年吧……

02

发压岁钱的不婚小姑回来了

今年过年期间,抖音上有条“我家那个不婚主义的小姨过年回来发红包了“的视频火了,现在点赞已超过了多万,留言多万条。

有人说:问题来了,不婚还不成功的小姨,得往哪儿躲?这条留言,点赞近30万,也说出了很多“小姨”的心声,包括我。

没错,我就是回家发压岁钱并被催婚的小姨/小姑。

或许,视频中的主角已经经济独立得足以让家人闭嘴,不再以是否结婚作为评判女人是否成功、幸福的标准。

而我,还远远没有达到这个标准。

对于“现在唯一挂念的就是你“、“女孩子不结婚总不是个事儿”、“差不多就行了,你到底想找个什么样的”、“隔壁王阿姨给你介绍了一个XX样儿的,要不你去见见”之类的说辞,我无法做到充耳不闻。

无论我提前给家里备多少年货,给父母和侄子侄女带多少礼物,发压岁钱的时候多么大方,都逃脱不了被催婚的命运,家人和亲戚的“轮番轰炸”,磨灭了我所有回家团圆的喜悦和过年的热情。

过年几天,我发现如果和老人家据理力争“女人的价值是不是只能靠结婚生子才能证明”,只会引发更加激励的矛盾冲突后,便退而选择抱着干果和沙糖桔含糊过去,并假装认真考虑甚至接受了几组家人安排的相亲。

大年初四,我被迫和王阿姨介绍的男孩子见面,压了两小时马路,又在一家提前开门的售楼部喝了半小时免费白开水后,终于成功结束了又一次不成功的相亲。

初五一大早,我以初七要上班,初六路上堵车为由,火速踏上了前往北京的高铁。离开家门的一瞬间,世界好像一切归于平静。

明年,如果我还没有对象、没有结婚,过年还要不要回家、能不能回家?

我甘愿做发压岁钱的不婚小姨/小姑,无论你们一家有几个孩子,只是,能不能不要催我结婚?

03

每一个被逼死的女人

都有一个不出头的娘家

有人说,嫁出去的女人是没有家的,在婆家是外人,回到娘家是客人。深以为然。

大年初三千里迢迢回娘家走亲戚,竟然是从和父亲的争吵开始。

我是远嫁,结婚几年来,婚姻并不幸福。婆家以家住县城而我出身农村自觉高人一等,再加上娘家人从不为我出头,按照老家传统,夫妻闹矛盾,家人只会批评自己家的孩子,这让婆家人更加理直气壮,也就造成了对方从未将我看作一家人,更看不起我的娘家。

结婚以来,孩子的爸爸很少和我一起回娘家走亲戚。之前因为疫情,还算一个不错的借口。但如今疫情已经解除,再也无法拿疫情作为挡箭牌,但他仍不愿和我一同带着孩子回娘家。

父亲看到我带着孩子回来,很是高兴,便随口问了一句:“XX怎么没一块儿回来?”

听到孩子爸爸的名字,我就来气,便负气说:“来什么来,早晚得离,他永远不会来了。”

父亲听了,便特别生气,开始指责我不会经营婚姻,不该对公婆爱搭不理。末了,他说:“你这样做,极其没素质。”

我听了,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便问父亲:“你说谁没素质?”父亲说:“说的就是你,你没素质。”

听了这话,我气得浑身发抖,眼泪“刷”地下来了。我告诉父亲:“我的事情,不用你管!别人的娘家,都会给自己的子女撑腰,而你,不但不为我撑腰,还在背后捅刀子。”

或许这句话终于说到了他心里,他便不再说话。

但我气得抖了半天,才慢慢平静下来。

我不知道,过年回娘家的意义是什么?我只知道,结婚后,我真的没有家了。

丈夫从没把我当一家人,吵架的时候一家人整整齐齐一致对外,几个人吵我一个人;娘家人从来没有为我出过头,只会告诉我一切为了孩子要忍忍忍。

过年回家,对于我来说,不是一种民俗,不是信仰和使命,反而成了一项痛苦到想逃离的任务。因为对我来说,家不是温暖的避风港。

几个故事,都是关于回家,关于逃离。

对于很多人来说,成年以后,从离开家,就开始了“回家”。

离开的每一步,都是回家的路,“回家”,对于所有远走他乡的人来说,永远是最触动人心的字眼。

只是,为什么有一天我们回家的步伐会变得迟疑和沉重?原来只因生活困住了我们。

家乡不是围城,生活才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7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