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老饕,过年自己花钱买茶

腊月末,准备年货,置办访友串门年节礼品,尤其是给文化人儿的,忒烧脑了。往年总是少不了“茶”,有面儿,还不容出错。没听说过文化人不喝茶的,就算不喝茶,文化人总有以茶献礼的场合需求,人之常情。老白茶,女儿环茉莉花,正山红茶,金光灿烂财源滚滚来的一球橘普,雅士案头清供、文人闲庭待客,常年必备。

今年,一款精心包装的品类,上市赢得头彩,蛮有历史感,人设为流量高品。“茶化石”就像一首“探清水河”火箭升空一样,火的不要不要、必须必须的。“老茶头”,“碎银子”,以及“茶化石”,作为普洱(熟)茶三个细分品类,为啥近年窜出“火苗”,闹得老茶客们也尴尬中云山雾罩。真正的老饕,自己花钱买茶,喝的永远是痴情不改的那一款,任凭天花乱坠。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老茶头”、“碎银子”、“茶化石”再怎么出人头地,躲不开满足茶客人民口腹之欲谦卑宿命。这饼生普,一包熟普,不管您收起来增长期望值,还是家常小啜,无可替代雷打不动。

昨天谁谁隐身了,今天谁谁谁成功了,明天谁谁谁谁有望霸头条。甭管市场买卖、生意江湖,还是娱乐演艺大咖秀,主流群体忌讳谈流量,主角们抵不过C位,这就跟一饼老普洱面前的几枚“老茶头”、“碎银子”、“茶化石”一样。钟情“主角”朋友圈,没人会退群。蹲守C位的焦点,不过是铁打营盘流水的兵。在都想火的现实年代,还有几人能保持一份冷静的心?

日子,有高有低。生活,可浓可淡,家家都有一本正经。水果一般都尽量不压份量,买沙糖桔,独立思考的消费者却挑“带叶子”的,“橙桔还需绿叶衬”,仿佛收获了刚刚采摘回家的小成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4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