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来临之时,为人父母总是喜忧参半。喜的是久未见面的子女,能从外地回到家乡,一家人又能享受团圆之喜,不悦的是原本立正的家庭,随着子女的回到来,重新变得鸡飞狗跳。
学生放假向来被誉为神兽归笼,老师们是放假了,教育的重担又落在家长身上。高考以前,家长们总是盼着赶紧高考,就不用再为学生的考试成绩而烦心了,也不用天天追着撵着催学生写作业、看书学习了。没想到,学生考上大学之后,家长又有了新的烦恼。
谁教你拿行李箱当衣柜的?大学生放假“迷之行为”,让家长难以接受
高考向来被誉为人生的分水岭,对于家长也是。子女高考以前家长最担心的就是成绩和分数。高考之后,家长在学业方面放下了焦虑,却更担心学生在日常生活方面没法更好的照顾自己。
大多数学生都是大学以后,才开始体验集体生活的。第一次离开家乡到外地读书,依然会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有些学生连袜子都不会洗,不会换床单被罩,只能送干洗店,或者带回家让家长清洗。
有的家长把学生喜气洋洋的从机场或火车站接回家,打开行李箱,发现箱子里都是脏衣服,家长真是哭笑不得。难道在大学宿舍洗衣服,水要另外收费吗?
一位家长反映,学生从外地回到家里之后,根本不收拾行李,直接把行李箱摊在地上当衣柜用。找衣服的时候直接在行李箱里翻找,穿过洗过之后也不放在衣柜里,直接扔到行李箱里。
家长收拾屋子的时候,经常被行李箱绊倒,大声斥责学生能不能收拾一下。学生拿着手机,一脸不耐烦的样子回应道,没有几天就开学了,这样挺好。
这种迷之行为,在学生本人眼里却觉得再正常不过了。大学生的寒假天数少则十几天,多则四五十天,看上去时间不短,但是愉快的日子总是转瞬即逝,没有几天就感觉要开学了。
与其辛苦把行李都放在衣柜里,过几天还要再拿出来,还不如直接把行李箱当成衣柜,开学的时候也不用收拾,更不用担心落下东西,直接扣上行李箱盖一拎即走。对于学生的这种解释方式,家长也是无语了,直呼你们真是懒到家了。
大学生“摆烂”背后的原因不容忽视
父母本来以为学生上大学之后,各方面都能有很大的提升,人也能长大一些,不再那么幼稚,能像一个大人一样照顾自己,没想到放假回到家里以后,还是原来那个样子,甚至还不如原来勤快。家长又开始担忧,难道在学校里的时候也这样吗?
眼下的大学生,几乎很少有从小接受劳动教育。家长为了让他们能专心学习,几乎从来不让他们做家务,他们也没有做家务的经验。上大学后,他们大半也是能糊弄就糊弄。或许对家长来说,只要他们能考上好大学,未来能找到好工作,这些事都不重要。
实际上,生活上的习惯很容易被带到学业当中,如果学生在生活当中都如此随性摆烂,很有可能在学业上也不太上心。这类把行李箱当成衣柜的学生,假期当中几乎很少会去翻自己的课本或学习资料,更不会为下个学期的学习计划做打算。
多数学生都是吃了睡、睡了吃,窝在床上或沙发上看着电视,吃着砂糖橘,不仅不学习,也不帮家长做家务,前脚家长刚收拾完的东西又被他弄乱了。家长气得暴躁如雷,又如同当年辅导作业的模样,恨不得学生马上开学离开家。
学生觉得自己被嫌弃了,也在开始怀念没有家长管束的日子。上学期间,在学校没有老师和家长的管教,学生可以想玩儿就玩儿,想吃就吃,生活费不够了便朝家长索取,根本不会去想到勤工俭学。
如此一来,不仅耽误了学业,也没有积累有效的实习经验。临近毕业的时候,无论是考研、考公还是就业,都输在了起跑线上。即使毕业院校再好,学生本人成绩不理想,也很难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
写在最后
可能有些家长会觉得,学生在大学里卷了一个学期已经很辛苦了,放假时期能放松一下也未尝不可。如果事实如此,还情有可原,最怕的就是学生在学校就心态佛系,回家了后继续摆烂,长此以往,多年的努力或将付诸东流。
对于这种情况,家长不也不能一味的说教,这样反而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倒是学生自己要时刻警醒。大学期间看似自由放松,但是是从学校到职场的重要过渡期。如今大学生就业内卷严重,毕业学历水平和毕业学院校层次都至关重要。
若在校期间不未雨绸缪,为日后毕业出路做打算,很容易毕业即失业,到时候后悔也来不及,不如趁寒假期间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情。尽早为日后做打算,少惹家长生气,多帮家长做些家务,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
今日话题:如何看待大学生放寒假摆烂的现象?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和收藏!更多精彩内容就在下一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萌宝过年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