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永州讯(记者彭丽霞何宇翔)近日,湖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营销专业的学生来到新田县枧头镇马场岭村木耳种植基地,网络直播当地黑木耳产品,并现场试吃,吸引粉丝下单。连日来,该校学生利用专业优势直播“带货”,助力当地黑木耳销售。
马场岭村是新田县两个国家级深度贫困村之一,位于枧头镇西南。全村有户,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人。长期以来,该村交通相对闭塞,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业发展缓慢,自然资源匮乏,山多地少,山地石漠化严重,水田十年九涝,村民缺少致富技能,贫困面较大。
年,湖南科技学院对口帮扶马场岭村。在驻村工作队的扶持下,村支两委牵头组建了马场岭集体企业、村级扶贫工厂——马场岭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大力发展香菇、黑木耳、黄桃、蔬菜种植项目,发动种养大户成立合作社,发展种植养殖业,带动贫困户共同脱贫致富,年底全村便实现了脱贫出列。
村级产业的迅速兴起,农副产品的销售成为新的难题。为此,驻村工作队结合该村实际,大力推动“以购代捐”和消费扶贫工作,以此解决农产品销路问题,带动贫困群众稳定增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村民种了不少农产品,自己吃不完,想卖又卖不掉,我们就上门收购,他们愿意卖多少我们就收多少。”湖南科技学院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邓先军说。
邓先军介绍,为充分利用高校优势,助力贫困户和困难群众增产增收,稳定脱贫,提高马场岭村的脱贫质量。湖南科技学院后勤处组织各学生食堂长期采购马场岭村集体企业马场岭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贫困户和困难群众种植的香菇、黑木耳、蔬菜;学校工会牵头,组织、发动教职员工自愿采购马场岭村农副产品,并将该村农副产品作为年终教职员工福利发放的主要品种;还在教职工食堂后面开辟了销售马场岭村农副产品的专用场地,定时向全校教职员工开放。
异地扶贫搬迁户谢石利种植了玫瑰香柑、沙糖桔、沃柑等余亩,去年收果10多万斤。为帮助谢石利拓宽销路,驻村工作队还帮着将采摘下来的柑橘及时运送到学校的专用产地进行销售,并采购了一部分柑橘作为教职工福利,让枝头的累累硕果变成实实在在的收益,谢石利去年年收入达30余万元。
“我们还经常在聊天群和朋友圈安利马场岭的优质农副产品。”邓先军告诉记者,在组织、发动党员干部自愿采购农副产品外,驻村工作队还充分发挥结对帮扶的党员干部和教职员工的资源优势,大力推广马场岭村农副产品,拓宽销路,带动贫困户和困难群众增产增收。
年,驻村工作队通过周末回校便车带货、发动结对帮扶人和其他教职员工进村采购、相关部门进村集中采购等方式,累计采购香菇、黑木耳、土鸡等农副产品达20余万元。年及年春节,学校教职员工发放福利一次性采购玫瑰香柑、干香菇、黑木耳、土鸡鸭等66.14万元。
近年来,通过“以购代捐”、消费扶贫等措施,每年可为村民增收近50万元收入,大大增强了全村造血功能,带动了贫困户共同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