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柑橘产业需要未雨绸缪

北京中科医院曝光 http://m.39.net/pf/a_5154125.html

     1月,正是砂糖桔、沃柑、金桔等农产品集中上市之时,广西壮族自治区荔浦、宜州、武鸣等地橘园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家住广西荔浦县花?镇凤联村的刘大叔,从去年开始将家中20亩地全部改种砂糖桔,尽管还要等上两年才能有收成,但隔壁村种植砂糖桔大户从地里收获的真金白银,让他实在坐不住了。(2月2日《中国青年报》)

     将自家承包地全部改种柑橘,算得上孤注一掷,由此也可见当地柑橘产业的红火。据报载,荔浦县版纳村72户村民中,去年就有不下30户柑橘收入超过百万元。而在荔浦县,据说连年收入10多万元的柑橘种植户也只能自称“贫困户”。而近在咫尺的“样本”,则更容易引人效仿。

     让更多的人通过种植柑橘致富,自然是一件大好事。但问题在于,农民手中的柑橘,需要通过市场变现,才能转化为“真金白银”。而柑橘市场尽管眼下向好,但是否经得起“一哄而上”,显然要打上“问号”。事实上,也是在广西,从年香蕉的产销两旺,到随后因滞销引发的“香蕉之痛”,无疑正是“前车之鉴”。

     这并非“杞人忧天”。从农业部   就数据而言,这或许是好事。但从市场风险预测的角度,却不得不让人担忧。柑橘市场的产销平衡,有它的“临界点”,一旦过“界”,则意味着开始“由盛而衰”。尽管目前柑橘市场总的来说还是供小于求,但若眼下迅猛扩种的势头不减,一旦市场逆转为供大于求,则柑橘业或难免重现当年香蕉滞销的一幕。

     显然,要防范柑橘业的上述风险,需要做到“未雨绸缪”,方能防患于未然。首先,不妨对未来几年的柑橘市场容量进行评估,从而确定相应的种植规模。在此基础上,对可能超出市场承载力的“跟风种植”,当劝其改种其他更具市场前景的产品,而千万不要坐视众多种植户持续“将鸡蛋放入同一个篮子”。

     其次,对欲进一步扩展种植面积的柑橘大户,以及如刘大叔这类新加入者,则应引导他们防范品种过分单一带来的风险。而这恰恰是当前柑橘种植的症结所在。不能不说,由于眼下沃柑和沙糖桔销势好、价格也不错,故而成为大多数种植户的偏好。用业内人士的话说,不仅种植量过大,且还在“超速发展”,不能不引起相关部门的警惕。

     譬如,年广西沃柑种植面积已达万亩,乃至“种植高峰时,10多元一株的沃柑苗竟然一苗难求”;而沙糖桔同样“风光”,如荔浦县几乎所有的柑橘大户,无不以种植沙糖桔为主。显然,当前需要做的,就是要引导他们均衡种植成熟期不同的品种,如早熟的温州柑、南丰蜜桔,中熟的沙糖桔,晚熟的沃柑、茂故柑等,以错峰上市,从而避免单一品种同时上市造成的供过于求。

     此外,面对区域柑橘产业的发展势头,从生产、采摘、运输、加工、储存到销售的各个环节都要提前做好对接,并依据市场走向,及时调整预案,从而确保产销渠道的畅通。当然,从柑橘产业发展的根本着眼,加快组建一批“柑橘龙头企业”,不断培育优良品种,逐步打造自身品牌,更是需要后续发力的主要目标。

     文/徐甫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2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