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档含腾量过高的综艺,我建议你吃饱了再看

家人们看过《麻花特开心》这个综艺么?

我这几天小追几期,后遗症立马显现:

没到饭点就想疯狂干饭。

原本是冲着含腾量去的,寻思全员喜剧人笑就完事了吧。

没想到它不光让人笑,还能把人馋哭。

这不,沈腾一天吃八碗粉的事儿还挂上了热搜。

我就纳了闷了,他们这到底是档喜剧节目还是美食节目啊?

以前看沈腾的节目,是吃饭喝水的不要进。

现在我看《麻花特开心》,真诚建议空腹的友友不要进。

就拿今天这期来说,节目组把麻花整队人直接拉到了长沙。

打着团综竞技名义,不停勾着咱的肠胃。

开心麻花大家都知道,知名喜剧组织。

这节目就相当于麻花团队的一个团体综艺,每期都有飞行嘉宾,前几期还来过贾玲和杨幂。

这期的嘉宾是袁弘和赵小棠,主题就是长沙美食。

话说开心麻花录综艺为啥会看馋?

来,先听听分组对抗的队名,什么食不可待,唇齿留湘,眼鉴为食,节目组掏空心思在细节上搞活。

现场布景是长沙实体小吃摊,道具不像道具,全是热气腾腾的吃的。

印象最深的一个环节,听对方嘴里的食物咀嚼声音来玩游戏。

好家伙,这种隔着屏幕听大型美食asmr我也还真是头一遭,顶不住没啥疑问吧。

还有在头盔上拴麻薯那块儿,马丽一个人认真研究取胜的秘诀,其他人吃到嘴里就一口吞下去。

这道具碰到嘴唇下一秒就没了,边吧唧嘴还说这玩意不就得真吃吗?

前面还算收敛,搂着浅吃,到后边沈腾明显有点收不住。

这边玩得闹闹吵吵,主持人控场费力,可每次只需喊一句“放饭了”。

那头满场乱转的沈腾立马收声,精准被吃饭俩字触发,眼神嗖嗖往主持人身上瞅。

到了疯狂嗦粉环节,站着吃的坐着吃的,不知道以为这帮孩子饿一天了。

结果边上人说这都是晚上吃的第四顿了!咱就是心有多大胃就有多大呗。

而且到后边也全都是真吃,节目贼良心,下血本请来了长沙本地美食家。

什么辣椒炒肉粉、臭豆腐、大香肠、湘派火锅,轮番登场,热锅现炒。

咱搁屏幕外都能感受到锅气,就更别说现场的嘉宾们了,个个连眼珠都快掉进锅里。

游戏开始前,麻花的人还排排站假客气,沈腾一本正经拉拢赵小棠,让她放松玩,跟他们耍赖也不能把她咋样。

还说麻花的人有素质该让那都得让,没成想后边完全失控,全都为了口吃的在拼老命。

这节目以往也有吃吃喝喝的主题,但明显都没这次疯。

但转念想到是在长沙录制,这种八百年没吃过饭的闹腾倒也可以理解了。

这两年的长沙,靠独具风味的“吃”出了名。

一家茶颜悦色做到了让全国人民看得着喝不到;一座城市的洗脚城隔空对打东三省洗浴文化;

随便搜搜,蝉联14年最具幸福感城市是长沙。作为旅游网红城市,外地人也一茬茬往长沙钻。

小红书上我搜长沙美食攻略,头几页安利绝对不重样。

每个去过的人都有必打卡的地方,人人都有自己的长沙美食top5排行。

《早餐中国》里说,只需早起,就可以找到家乡。

而长沙,一个连早餐都在内卷的城市,每天都在上演着大型美食连续剧。

正如这期《麻花特开心》,分分钟馋哭你,那都绝不是夸张。

这节目在游戏中夹带美食私货也不是第一回了。

要不节目组怎么直呼:跟麻花团队拍节目,可太费道具了!

大伙儿上来就把片场各种零食水果一扫而空,走哪吃哪。

“不过他们确实也很饿,每天录制非常辛苦,艺人很有可能一天没吃饭。”

咱随手往前翻翻,“军艺校草”发腮的原因这不就找到了吗?

就第一期里,那边马丽正翻箱倒柜,全身心投入找密室线索。

再看沈腾这边,不是在炫沙糖桔,就是在磕瓜子。

别的不说,论干饭谁也干不过咱腾哥。

在第五期挑战30秒吃完一碗面的环节里,沈腾光速扒拉了一碗半,还嘟囔着:“吃面不吃蒜,味道少一半”。

直接把一边的艾伦和贾玲馋得两眼发光。

咱算是看明白了,啥事也没有吃重要。

因为急于去发糕摊扫货,骑着儿童车的腾哥都飞出残影了。

上一秒还注重男明星的自我修养,嘴里念叨着“我的职业不允许我吃两块甜食”。

下一秒就不攻自破,连吃带拿的,一点不客气。

到了海南,腾哥一手一个水果往嘴里招呼,还不忘劝说一边的常远和海银也多吃点。

吃归吃,还得给提提意见:“海南水果不服不行,就是差点烤串儿。”

我们也不是故意馋大家,实在是本着安利宝藏综艺的原则,结果意外发现了美食好货。

说回《麻花特开心》这个节目。

除了吃喝玩乐,这档综艺本身的质感真的很难用一句话说清。

大伙儿都觉得毕竟是在搞团综,说不准就能挖出点“勾心斗角”的线索,但咱看到的可都是义气。

在本期节目的决战时刻,以常远为首的紫队因为一句结盟承诺,在最后关头保住了白队,让马丽等人获得了这次湘喷喷美食大会的第一名。

谁不是本来奔着“沈马组合”去的,没想到麻花里值得喜欢的演员远不止他们这对。

包袱比白话密的常远,话不多但是绝对手气王的艾伦,直接被网友亲封当代卧龙凤雏top。

还有李海银、高海宝这对金银财宝cp。

嘴上互相埋汰,小动作里都写着亲密,这不就是喜剧版的道明寺和杉菜吗?

各种活宝各种梗,看他们闹闹笑笑的同时,还能跟随节目去到各种文化城市打卡。

老实说,每次看节目,都感觉自己是在隔空跟着他们团建。

屏幕内的麻花成员吃喝玩乐,一路成长,屏幕外看的我们,收获了欢乐,还跟着云游了不少好地方。

就像长沙这次,请来的本地美食家有90后创始人,也有五十多的炒粉阿姨。

节目不光聚焦明星嘉宾的互动,也呈现路人嘉宾和美食的不解之缘。

观众在看的过程里,很容易就会感受到当地美食文化的源头,正是这些有热爱有传承的本地手艺人。

看多了强观点或娱乐性过强的综艺,这种扎根在百姓生活里,披着喜剧外壳,却在试着为文化做软输出的综艺着实很难得。

让各行各业的人参与进来,在一片笑声中轻松传递节目组想要表达的文化主题。

比如往期节目里,节目组就把节水环保、代际关系、少数民族文化这些主题都巧妙地融进了游戏设置里。

在剧情高能之上,引导着我们把目光落到了各种现实议题上。

比生活更生动,比喜剧更有趣。

这样的“下饭综艺”,我从现在就已经开始期待下一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1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