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清浅
电视剧《大山的女儿》里,刚开始时的农战山误以为 文秀跟钱正来是一伙的,都是来驻村镀金的,挂职满两年后就升职他任,对钱正来提出的贷款三千五百万搞度假村的扶贫规划更是坚决反对, 文秀跟他提出要对钱正来的扶贫方案进行讨论,把可行的部分拿出来时也很反感,为发泄心中不满还私自拿着扶贫规划书到门外头烧起来。
文秀发现时,计划书已快要烧成灰了,看着还剩下大半页的纸 文秀上前想把那纸抢回来,但农战山却拦住她,彻底烧为灰烬后还颇为得意地“炫耀”自己这一行为。面对 文秀的恼火,农战山还说对方肯定不止只跟钱正来见过一面,是见过很多面,被钱正来洗脑了。
尽管此前 文秀就多次跟农战山等人解释过她只跟银行贷款部的钱经理吃过一次饭,但现在已经不想再为这事情解释了,只想就农战山烧计划书这事论理。罗姐也站在 文秀这边,说这个事情支书你是做得不对啊。
农战山从内心里排斥钱正来和他的方案, 文秀和罗姐的态度让他觉得她们这是在帮钱正来,火气一下子就上来了,说搞那度假村货款三千五百万就是害人,三千五百万啊,一年要多少利息你想过吗?还要拿全村的杉树林做抵押,杉树林是全村贫困户 一口气,这口气要是没了让他们怎么喘气。
文秀从来就没有说过要照搬钱正来的规划,只说要讨论一下,把可行部分拿出来。可即便是讨论农战山也拒绝,还摆明态度跟对方说,如果你不乱来,干多干少无所谓,上面来核查,我们给你打满分,让你镀满金。但是你要像钱正来一样,拿我的百坭村做试验田,我是 不会答应,我要为全村守住这口气。
这话是大大刺激了 文秀,她要是真这么功利,何必要选择回广西,去穷困的百坭村担任 书记为镀金,而不留在北京,把握那里的良好发展机会呢。为了消除误会,团结内部, 文秀表明态度,她来这里不是来镀金的,“我是来帮助乡亲们脱贫的,不彻底改变百坭村的面貌,我 不会走,我也不用你给我打满分。今天这个事,我可以原谅你,但是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可以少一些摩擦,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讲,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
“今天这个事”话音落下很久后, 文秀才说出后面那句“我可以原谅你”。可见内心还是挺介意对方烧了计划书这事的,或许内心还曾挣扎过是否要借着这事好好做做农战山的思想工作,但 还是选择了宽容,暂时先不提度假村的事。毕竟农战山本就很反对贷款建度假村,此时又在气头上,说了也是白说,因此选择从大局出发,说了一番如何维护团结的话。这格局很不一般,正是这样的格局才让一个在北京求学,且已经找到不错的工作、男友坚决留在北京的人回到穷乡僻壤一心一意帮助乡亲们扶贫啊。
农战山是认同 文秀所说的团结的,但他有个前提,就是 文秀不乱来——不再提钱正来规划的事。他之所以那么反对贷款建度假村的事,其实答案都在之前说的杉树林的话和接下来说的话里“ 书记,你想一想两年期满,你拍拍屁股走人了,我是本地人,我要为全村人负责。”
说到底,农战山是担心贷款建度假村没搞成,如此村民不但没脱贫成功,富起来,还把全村贫困户的 一口气——杉树林给弄没了。这脱贫不成还弄得贫困户更穷了,日子可没法过。到时候驻村 书记已经镀金离开,晋升到别处去了,但他这个本地人却还留在村里,被村民戳着脊梁骨骂,搞不好还有人往他家扔鸡蛋菜叶子的,甚至见着他就来两拳的,这还得了。
农战山的担忧背后也反映出扶贫过程中存在的个别驻村挂职干部以此镀金,当作晋升跳板的现象。就像钱正来一样,钱正来在百坭村当 书记就是冲着镀金去的,他要是让村里把这笔款贷下来,把度假村建起来,不仅可以提部门经理,还可以当副行长。也正是这想镀金的心理,让农战山等人厌恶他,农战山本人是连电话都不愿意接对方的。
同时还折射出另一种现象,就是挂职干部干满两年后,项目还没出成果,人却调走了,留下的项目没人接手或没交接好,搞个骑虎难下的局面, 受伤的是村民。就像唐专家那样,唐专家是高级农艺师挂职到县里当副县长的,上任后说要推广沙糖桔,于是便在百坭村的那用屯种了一片沙糖桔,可这沙糖桔要三年才能成果,而唐专家挂职满两年后就期满调走了。这一走,那沙糖桔也没人管了,结出来的果虽甜,可太少了,也就勉强够村里的小孩解馋,想要指望靠种沙糖桔致富有点不切实际。
看着这驻村、挂职干部都是满两年就走,其中有的还是冲镀金来的,还一来就提出要贷三千五百万建度假村的事,三千五百万可不是一笔小的贷款,在贫困村民那里更是天文数字,也难怪农战山会对后来者 文秀有所误会,对她提出要研讨钱正来规划的事那么反感。
对农战山的误解, 文秀没有因此与对方结怨,更没有妥协放弃,看着对方远去的背影,她坚定地说——我告诉你,我 文秀也要为全村人负责,否则我就不会当这个 书记。往后,她更是有行动证明自己不是来镀金的,是真真正正地来扶贫的。
其实,无论是农战山还是 文秀出发点都是好的,都是为了村民着想,为了村民负责,只不过 文秀刚来不久,与农战山还处于磨合期,两人经历又相差很大,一个是退伍 人,一个是刚从学校毕业不久的学生,意见不合也正常。况且各个地方不一样,扶贫方案没法照搬照抄,得因地制宜,都是在摸索阶段,一方要说服另一方总得有个过程。而最终 文秀用真诚、行动和努力改变了农战山对她的看法,换来了农战山的支持。
本文由清浅之说原创,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