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的砂糖桔在连续多年的“疯狂”扩种后,在年将再次遭遇了“寒冬”。尽管今年沙糖桔由于洪水造大量落果现象,但大量新种的砂糖桔在年集中挂果上市,导致产量过剩,市场供大于求,前几年五六元一斤的收购价一下子跌到了两元多甚至一元多,这让很多果农感到很“受伤”。
图为永福万亩福寿桔园从连续多年的高价畅销到如今的价格大幅回落,我市砂糖桔产业迎来拐点,广大果农和投资商也走到了十字路口。面对市场下行,不少种植砂糖桔的果农显得有些手足无措,不知未来之路该怎么走。而另一些果农则在残酷的市场倒逼中看清了砂糖桔的未来发展之路:提质稳量树品牌,不再在家门口守株待兔,等待客商上门收购,而是建立起自己的销售队伍,与市场建立更紧密的联系,这使桂林砂糖桔产业的未来仍可期。
虽然砂糖桔市场明显饱和,但好果还是不愁卖,很受市场欢迎,而且价格高。“这次亲自去各地市场走了一趟,我最大的感触是,以后我们必须真正把产品质量重视起来,打造真正过硬的永福绿色富硒砂糖桔品牌。”永福桃花源生态农业公司负责人说。
在永福桃花源农业公司看来,年永福砂糖桔的销售已成定局,年如何打破困局才是他们当前重点考虑的问题。他告诉记者,要想种出优质果,就必须制订流一的种植标准,实行统一的施肥、打药水,统一分级市场销售,而要实行这些管理的统一就必须实现统一的公司化管理。“年对于永福砂糖桔产业来说是个寒冬,同时也是永福砂糖桔产业发展的拐点。在这个十字路口,以前单打独斗、各自为政的局面必须改变,残酷的市场竞争倒逼果农从扩量到提质的转变。”永福桃花源公司负责人说。在去年5月份,沈龙平注资注册成立了永福桃花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其主要目的就是着手带领果农开始走品质为本这条路。“目前永福很多果农都很认同我们的观念,都愿意加入进来。只要我们真正做到品质为王,我相信永福的砂糖桔产业今后还能健康持续发展下去。”沈龙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