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我找到你了。”孩子们纯真的笑声让静谧的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点里的氛围轻松了不少。几天前,孩子们还不愿同前来照顾自己身着白色防护服的医护人员说话,现在已经把她们当做最熟悉的玩伴,还亲切地称呼她们为“大白妈妈”(动画片《超能陆战队》中虚拟的暖心机器人)。
年新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来势汹汹,让这个冬天显得格外寒冷。灾难面前,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医护人员临危受命,接受了一份特殊的嘱托。
除了未成年的孩子们,其他家庭成员均被确诊
自1月24日至2月2日,天河区计有3个家庭的7名成年人先后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由于这些孩子们属于密切接触者需要集中医学观察,一时间4名嗷嗷待哺的幼儿与尚未成年的儿童无人照料。怎么办?天河区卫生健康局发出紧急号令,号召基层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征集志愿者来照顾这群孩子,医护人员们积极报名参加。最终确定由天河区妇幼保健院的洪燕芳、医院的刘芬、肖淑梅负责孩子们的生活起居。
充当临时“妈妈”的她们,24小时不间断地用心守护
为了让孩子们感受到家的温暖,4名“大白妈妈”舍小家为大家,取消休假、打点行装、告别亲人,热忱投入到24小时不间断轮值照料孩子们的工作中。为照顾好这些性格迥异的小朋友,“大白妈妈”们克服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在长时间不能进食、喝水、如厕、休息,又必须忍耐防护服闷热的情况下,还要施展出护士兼甜妈双重角色的独门绝技,将孩子们的吃、穿、玩、拉、撒、睡及防护工作做得温柔暖心又细致入微,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为了让确诊患者安心治疗,“大白妈妈”们一方面让孩子们不时与父母家人进行视频聊天,消除孩子和家人们的焦虑情绪;另一方面悉心照料孩子们的起居饮食、喂小孩吃饭、喝牛奶、吃水果、换尿布、讲故事,还及时将孩子的情况反馈给正在治疗的家长们。就这样,一间“临时托儿所”在天河区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点里成功搭建。
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共抗病魔,有你有我
“大白妈妈”中,有将未满的三岁孩子交给家人,却将母爱给予素不相识的幼儿;有离开需要陪护的双亲,却用真诚的温暖关爱稚气未脱的孩童。2岁的东东(化名)刚离开父母时不太适应,每晚睡觉总要哭闹好一阵。2月2日晚甚至闹腾到凌晨两点,还不肯睡。负责照料的“大白妈妈”刘芬给他讲起“猪妈妈哄佩奇、乔治睡觉时,自己却不小心睡着”的故事,让东东停止了哭闹。东东摸着小肚肚说,想吃沙糖桔,她又马上拿来给东东吃。随后又拿出东东早上画的小潜艇说,“东东睡吧,睡着了,小飞船就来接你去找海底小纵队的巴克队长玩了”。东东渐渐安静下来,抱着最爱的画板甜甜地睡了。
8岁的珊珊(化名)是个很懂事的孩子,她看到“大白妈妈”们非常忙,就十分体贴地说,“我已经长大了,是小大人了。我会好好照顾自己的”。珊珊爱看各种漫画书,“大白妈妈”们托人从网上下载漫画打印好送给珊珊看。
1岁的笑笑(化名)和8岁的欢欢(化名)是一对小姐妹,她们住在一个房间。欢欢、笑笑最爱看的动画片是《西游记》和《熊出没》。欢欢说,“我现在好想变成孙悟空,把爸爸妈妈和那些生病的人身上的病毒全部抓出来,让大家都健健康康的,这样爸爸妈妈就能回家了”。欢欢最爱吃的是香蕉,她说这也是孙悟空最爱吃的。
1岁的笑笑是这群孩子里最小的一个,刚离开爸爸妈妈时,她哭得小脸皱巴巴的。“大白妈妈”们轮番上前安慰都收效甚微,于是就拿出手机给她看卡通图片,当看到小兔子时,笑笑突然不哭了。她比划出小兔子吃胡萝卜的样子似乎想说“我要吃胡萝卜”。“大白妈妈”赶紧煮了胡萝卜泥拿给她,笑笑终于笑了起来。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秦松通讯员刘珉旻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秦松通讯员刘珉旻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