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希望乡亲们把脱贫作为奔向更加美好新生活的新起点,再接再厉,继续奋斗,让日子越过越红火。”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作出重要指示。
这令多公里外的毛南山乡——环江沸腾起来,当地干部群众倍受鼓舞、倍感振奋。一时间,全国总人口仅10万左右的毛南族成为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热度、知名度飙升,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以前所未有的崭新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
▲毛南族同胞在毛南族发祥地与党旗合影
▲毛南族同胞在毛南族博物馆前与党旗合影
▲毛南族同胞在傩面广场前与党旗合影
▲毛南族同胞在思恩塔前合影
脱贫成果举世瞩目
毛南族是我国28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成立于年,是毛南族的发祥地和主要聚居地,年底,全县有毛南族6.45万人,占全国毛南族总人口约70%。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县城全貌
环江曾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因大部分辖区属于喀斯特地貌和岩溶山区,长期以来,环江一直是广西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很多群众在石头缝里种粮食,过着“望天吃水”“七分种、三分收,苞谷洋芋度春秋”的生活。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环江创新实践“党委第一书记”“大村长”制,选派12名县领导任乡镇党委第一书记,名局长任行政村“大村长”,广大党员干部深入村寨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创新“六联一带”模式破解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后续管理难题,让易地扶贫搬迁的群众“稳”下来,能发展、可致富;创新“三园”建设,打造全县易地扶贫搬迁户后续扶贫产业园、脱贫户后续增收产业园、村集体经济扶贫产业园,巩固脱贫成果。全县贫困发生率从年底的19.56%降到年底的1.48%,年实现存量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清零。
因脱贫攻坚工作成绩突出,该县年10月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年2月又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奖”。毛南山乡从经济社会风貌到人的精神面貌都发生了质的飞跃。
“村民住的房子更好了,60%的家庭有小车了,生活条件那就不用说了。以前有些村民,每天弄到点吃的就歇了,也不管第二天有没有得吃,现在观念变了,只要有时间有能力都去干。”谈到这几年村里最大的变化,环江思恩镇陈双村党总支部书记韦炳录很感慨。
饮水思源感党恩
干净整洁的村貌,装饰风格各有特色的楼房,果园、稻田环绕四周,村集体企业水果加工厂里一派繁忙,村民们正对新采收的沃柑进行清洗、筛选和包装……走进陈双村,一幅美丽的现代乡村画卷展现在记者眼前。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乡村振兴建设现状
陈双村现辖27个自然屯29个村民小组,居住着壮、毛南、汉、瑶、苗、水、汉、侗族、满族、仫佬族、土家族、布依等11个民族,总人口人。该村原有8个屯共人,年起陆续从县内的贫困山区搬迁过来19个屯约人。
“年双乐屯的苗族群众最先在村里种沙糖桔,有钱了就全屯集资搞农家乐,前后投入多万(元),这些亭子、阁楼都是他们自己上山砍竹子自己建的,他们还有自己的芦笙队,游客来了能看芦笙表演。疫情前每年纯收入达到七八十万(元)。”韦炳录边带记者参观边介绍,“他们刚搬来的时候住的是茅草房,后来变成石棉瓦房,现在到了第三代,都住上楼房了。”
“这边是毛南族群众的房子,现在孩子们去上学,走几百米就到了,村里有一所完小,他们说以前去上学最少要走七八公里的山路。这是笑脸墙,这是荣誉墙……”说起村里的变化,担任村支书20年的韦炳录如数家珍。
多年来,陈双村党总支部带领各族群众探索出一条屯务联管、生产联营、婚嫁联姻、文艺联演、治安联防、品牌联创的发展之路,全村柑橘种植面积达亩,村水果加工厂年加工水果多万斤,村民实现脱贫致富,还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多项国家级荣誉。
富起来的陈双人为了感谢党和政府的帮扶,在村里建起感恩亭,寓意“饮水思源”。村里的休闲长廊还开设“不忘来时路”主题展,用图片、文字呈现毛南山乡巨变,整个村子变身全县感恩教育基地。
脱贫只是起点,韦炳录和村民们正谋划着如何整合产业、文化等优势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我们打算在村子外围修两条水泥路,这样旅游大巴就能直接开进村里了。”韦炳录说。今年“三月三”小长假,村里4天接待游客约0人。
不只是陈双村,环江各个村寨都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阶段。
3月30日,记者在环江长美乡长美社区见到驻村第一书记谭明确时,他正在撰写乡村振兴实施方案。“现在罗环路通了,村民出行、青梅运输都方便多了,还可以在青梅园里搞农家乐,发挥我们水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旅游业。”谭明确说。投资1万元的河道整治工程正在施工,为以后的康养生态旅游项目做准备。
近年来,长美社区群众靠种植本地特色农作物青梅实现脱贫,目前,该社区种植青梅多亩,占全乡青梅种植面积的一半左右,每亩产值—元。为发挥规模种植效应,延长产业链,该乡正引导农民扩大青梅种植面积,建设青梅加工产业园。
乡村振兴全面提速
长美乡的青梅加工产业园就建在G罗城四把至环江公路(简称“罗环路”)的路边。3月25日,罗环路正式通车试运营。作为国家“十三五”交通扶贫“双百”工程,罗环路投资12.6亿元,连接着曾经深度贫困的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和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其通车不仅解决了沿线群众的出行难问题,也对两地农业、旅游业发展以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产生促进作用。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乡村盘山公路
记者从环江县城乘车,沿罗环路走访,双向两车道的沥青道路平坦顺滑,喀斯特峰丛与洼地的壮美景观一路绵延,其间碧绿的河流蜿蜒而过,风景美不胜收。回望群众口中“山路十八弯”“一出交通事故不是车祸,而是空难”的老路,眼前的这条路,让人深刻感受到党和国家扶持民族地区发展的决心和力度。
据了解,目前,环江加强修建改造村级道路16条24公里,屯级道路条公里,产业基地道路硬化86条公里,72个毛南族聚居村(社区)新建改建屯级道路条公里,桥梁68座延米,通村通屯道路全部硬化。
▲南贵高铁环江段
基础设施的全面提升为环江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当下,在环江设有站点的贵南高铁项目正有力推进,预计于年年底开通。3月30日,广西河池至贵州荔波的跨省高速公路正式动工,标志着环江从此告别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
“路基已经弄好,宽敞平坦,人见人爱。国强民富,让毛南山乡的亲友倍感幸福。党恩难忘。”去年12月19日,环江下南乡建平屯村民谭纯岩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