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在广西贵港市桂平市白沙镇思建村,一条条水泥路蜿蜒向前,一排排楼房整齐排列,一面面文化墙振奋人心,小花园、环形步道、停车场、篮球场……在推动产业振兴进程中,思建村十步一变化,处处有美景,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望正在变成现实。
彩绘文化墙。
曾经的思建村产业基础薄弱,农田抛荒,基础设施落后,很多村民纷纷外出务工,成了“空壳村”。如今摇身一变,成为广西贵港市乡村振兴优秀标杆示范村,这得益于村党支部摸索出一条乡村振兴路。
思建村航拍图。
01
以奖代补
壮产业
几年前,一些村民存在不同程度的“等、靠、要”思想,自身发展动力不足。在村党支部引领下,年开始,思建村从困难群众的内生发展动力不足入手,不直接进行补助,从奖励入手,建档立卡户发展一定规模产业给予奖励,实行“以奖代补”政策。
5月28日,一排排整齐的圈舍里,10多头体型健硕、皮毛油亮的肉牛引人注意。养殖场的主人是思建村的脱贫户甘荣。
“年我养了1头牛,获得产业奖补金元。目前养有11头肉牛,预计年产值有7万余元。”甘荣说,年以来,从得到产业奖补的那一刻起,他便尝到了“甜头”,一门心思搞起了养殖。
如今,甘荣除搞养殖外,还在附近的产业基地打零工,每年有10万余元的收入,建起了新房子。
在“以奖代补”政策的激励下,村民从事种植业、养殖业的积极性提高了,多亩闲置的土地被重新利用起来,养殖场数量不断增加,养殖规模不断壮大,促进了增收。
7年来,在党支部带领下,思建村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30多场,村民获得“以奖代补”奖励余万元。
02
乡贤反哺
富“口袋”
有这样一群人,虽远赴他乡却心系家乡,响应家乡的召唤投身家乡建设,他们就是“乡贤”。
“剪枝、施肥、除草、滴水灌溉……”6月11日,白沙镇绿康家庭农场一派繁忙景象,农场主人杨邦椽聊起返乡创业打开了“话匣子”。
“产业奖补政策刚出来,我就接到侄儿杨智超的电话,说这是返乡发展水果产业的好时机。”他说道。
在支部党员杨智超多次动员下,杨邦椽心动了,决定返乡创业大干一番。
尝试种植60亩陈皮柑,他在连片流转土地中遇到了困难,村党支部党员主动出击,帮助他协调解决土地流转问题。果场不断发展壮大,从几十亩发展到上千亩农场,年他的农场被评为“贵港市示范家庭农场”。
杨邦椽(右)在农场采摘陈皮柑。
绿康家庭农场种植有多亩陈皮柑、多亩沙糖桔、多亩香蕉等特色果树。杨邦椽还承包了30亩鱼塘,掉落的水果可以喂鱼,形成“水果+鱼”综合生态种养模式。农场年产值约万元,目前带动务工人员20多人,每年给村民发放务工工资多万元。
致富不忘扶乡邻,杨邦椽带领周边50多户农户参与科学种植水果和养殖鱼,每年为多户农户免费提供水果种植技术培训。农场辐射带动周边种植业、养殖业发展,面积达到亩,思建村也因此成为有名的“水果村”。
03
能人回流
美家乡
“同志们,吃完饭准备集合啦,没吃饭的抓紧点。晚上8点召开户主会。”思建村支书甘永说,“在推动风貌改造过程中,白天群众外出干活了,所以我们常常晚上开会。”
几年前,甘永在广东务工,他组织工程队承包建筑业务,是经济能人。年2月,44岁的他当选为思建村支书、主任。“群众信任我,选我做村干部,既是鼓励也是鞭策。”甘永说,努力把村发展得越来越好,改善环境、提高村民生活水平是他最大的心愿。
房屋立面改造中,甘永(中)核对村民名字。
在推进乡村风貌改造前期,一些村民持怀疑观望的态度,不愿意进行房屋立面改造。一些村民受传统封建思想的影响,不愿意拆除无人居住的废旧房子。
“我们充分发挥‘一组两会’(党小组+户主会、理事会)作用,村干部、党员深入各家各户宣传政策,召开户主动员会,为村民详细解读相关政策,带领村民代表到先进示范村、屯参观学习,消除村民的顾虑,让每一位村民明白乡村风貌改造最终得实惠的是自己,由要我拆向我要拆转变,积极投身进来。”甘永说道。
彩绘文化墙。
村民思想统一了,大家动起来了,理事会负责项目实施,党员干部从自家的废旧房屋拆起。辖区的绘画爱好者、学校艺术老师等积极参与进来,在墙壁上绘出优美的文化墙。一幅幅创意墙呈现出党的强村富民好政策,展现出欣欣向荣的乡村新气象。一些外出务工的村民,忍不住拍视频发朋友圈,盛赞家乡的新变化。(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白沙镇人民政府)
临洮党建
LINTAODANG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