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西牛镇老旧村如今只在照片里

■如今的清远市英德市西牛镇,已蝶变成生态宜居新农村。

■西牛镇新城村曾是“老旧村”,如今这番脏乱差景象只能在照片里看到。

农房管控、风貌提升,上百个“脏乱差”旧村庄已变成生态宜居新农村

■新快报记者杨升华

斑驳的黄土墙,破败的灰瓦顶,房前泥土路,屋后堆杂物……如此“老旧”的新城村,已经永远地留在了照片里。如今,这里新建的村居清爽明亮,街道宽敞干净,文化室、篮球场、停车场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在党建引领下,清远市英德市西牛镇深入实施“美丽乡村”行动计划,以农房管控与风貌提升作为重要工作抓手,从“老旧村”蝶变成特色村的新城村,就是西牛镇上百个“脏乱差”旧村庄变成生态宜居新农村的代表,更是西牛镇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

荷包鼓了,村民积极建设新家园

新城村是英德市曾氏宗亲的一个主要发源地,而祠堂在乡土宗亲文化中具有重要意义。20多年前的一个夏夜,建于解放前的祠堂在一场大雨中塌陷一角。此后多年,虽然有不少村民提议修葺祠堂,但是村中经济困难,资金不足,修缮之事也只能一拖再拖。

据西牛镇农办主任陈晓龙介绍,年,西牛镇被确定为清远市农村综合改革试点镇,试行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和完善村级基层组织建设,受够了贫穷和“脏、乱、差”的新城村村民抓住这一良好契机,完善村民自治机制。新城村党支部书记曾水先大胆整合村中亩山林地,归村集体统一管理,耕作条件差的高山,对外发包壮大村集体经济,解决了修葺祠堂的资金问题;耕作条件好的对内发包,用于规模化种植沙糖桔,此举带动了近36户村民增收致富。此后,村集体又整合村中耕地,搭建大棚建立果蔬基地。村集体收入从此一路飙升,至年,该村集体收入增长至20万元,人均年收入约元。

荷包鼓了,生活好了,然而走在村里,四处看到的都是破旧的泥土房和脏乱的村容村貌,村民们有了新打算——建设新农村。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村民们定下“新村建设五年计划”,村里自主规划以祠堂为中心,左右两旁规划为住宅区。

新城村的发展激励了附近的村庄纷纷效仿。隔壁小湾塘面村的村民在村“两委”带领下,整合村中约亩土地,通过土地入股和企业代管等模式,发展韭菜种植产业,实现集体增收、农民致富,极大地激发了村民建设美丽家园的积极性。目前,塘面村统一规划布局,分批分期原地拆旧建新,规划建设停车场、绿化公园、污水处理池、文化室等公共基础设施。

党建引领,人居环境整治见成效

党建引领是村庄发展的关键。陈晓龙告诉新快报记者,近年来,西牛镇充分发挥党组织作用,建立起党委书记负总责、班子成员包村联户、工作队驻镇帮扶的责任体系,着力把基层党组织打造成为凝聚生态发展共识的思想堡垒、汇集生态保护力量的组织堡垒、引领生态长效治理的行动堡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堡垒。全镇深入实施“美丽乡村”行动计划,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积极打造“西乡月”美丽乡村风貌带。至今,西牛镇已累计清拆危旧泥砖房间,并完成多户农房风貌提升,个自然村达到干净整洁村及以上层级,上百个“脏乱差”的旧村庄变成生态宜居新农村。小湾、花田、花塘连片区域被选为清远市乡村振兴样板区。

年,西牛镇以参加乡村振兴大擂台为契机,全面推进农房管控与风貌提升工作,结合村域自然地貌、历史建筑等,规划建设兼具生产性和观赏性的农房建设与风貌特色农村景观。以乡村振兴样板区、精品线路等为主要节点,选择村庄规划建设基础好、村组干部能力强、群众积极性高的村庄作为先行建设示范点,以奖补方式发动群众积极开展农房风貌提升。

西牛镇还抓住广州市增城区对口驻镇帮扶的时机,与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商定,年的乡村振兴资金全额投入风貌带建设和人居环境、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并成功争取万元国债资金,启动了镇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

目前,全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初步效果,已建成一批乡村风貌特色突出的精品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2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