浇水抗旱是学问
向军
面对露台上的绿植,连日来的高温红色预警,我丝毫没有酷热的感觉。因为,心已凉了大半截。
话说回来,作为正儿八经的重庆人,盛夏的妖魔化天气,我早已司空见惯,久炼成钢。一句话,无论怎么热,反正有空调续命,只要少在户外活动,再怎么热也就那么一回事。这和东北的冬天一个道理,户外如何寒冷,进到室内,则温暖如春。
露台上的绿植,端午节才添置。有三角梅、月季、黄桷兰、映山红、沙糖桔、夜来香、绿箩、多肉等花卉,还有迷迭香、薄荷、血皮菜、木耳菜、鸡毛菜、藤菜、韭菜、芫荽、大料、辣椒、茄子等蔬菜和香料。
端午节前,小女儿郑重其事给我们说,班上很多同学的生日派对邀请了她,自己暑假过10岁生日时,想回请同学到家里过。想到南岸的住所过于逼窄,经商议,决定把她的10岁生日派对放在渝北的住所。于是,端午节全家总动员,从附近的花市买来钵、盆、花、苗,又从公园旁边的撂荒地运来熟土,耗了一整天,大家手(火巴)脚软时,20多平米的露台终于有了烟火气。
从此,我每隔三五天往返一趟渝北,给露台上的绿植浇一次水,有时忙不过来,就打马虎眼,一周浇一次水。部分不耐旱的植物,用生命抗议,耷拉着脑袋,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赶紧浇上水,不到一个时辰,它们又精神抖擞,在微风吹拂下摇头晃脑,一副洋洋得意的神情,我在心里怜爱地骂道:贱种!
近段时间的高温天气,彻底打破了我的生活规律。从七月下旬连续一周的高温起,无论多忙,每天都得抽时间开车从南岸出发,开车22公里,专程到渝北为干渴的绿植浇水抗旱,早晚各一次。尤其近几天,室外太阳晒着的地方,地表温度六七十度,人走在上面,如在表演苗族民间杂技“下火海”。几分种就汗流浃背,口干发渴,心慌气短,那真是要人老命。浇水抗旱,丝毫不能耽误。
露台当西晒,南边和西边的墙壁反射的光,全部汇聚在滚烫的地砖上,俨然一个火塘,绿植虽在露台的边沿,但又怎能经受这样的炙烤?因此,小女儿发出最高指令:决不允许任何植物出现闪失。死命令摆在那,没办法,谁叫我那么爱她呢,爱屋及乌啊!
浇水抗旱,说起简单,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这可是个技术活。这段时间的浇水经历,让我有些愧对在农村呆过近20年。这不,我每次浇水时,从露台洗手台取得,先放掉前面的烫水,再接常温的自来水浇到盆盆钵钵。手握喷壶,总感觉那样不过瘾,生怕浇不透,为省事,我换成一盅能装1升的搪瓷杯,每接满一盅,就直接往植物根部猛灌,一盅倒了,又倒第二盅……浇水时,我似乎在与这酷热的高温天气斗气,直到盆盆钵钵的水溢出来,在露台遍地横溢,这才踏实离开。
水是每天浇,而且早晚按时浇。我想,再恶劣的天气,只要
天天坚持浇水,这些绿植就能战胜高温,活得像模像样。毕竟,人定胜天嘛。
可是,就在我自信满满的时候,没几天就节外生枝了。首先是鸡毛菜和芫荽,在烈日炙烤下萎缩、枯黄、变干,无论我如何浇水,均无回天之力。接着,开得红艳艳的三角梅,先是叶片变色,花瓣凋零,随后叶子掉光,几天工夫,就变成一钵枯枝。我以为是水没浇够,发现情况不妙时,就加倍浇水,但是,越是这样,越加速了绿植的夭折。
随着高温天气的持续,黄桷兰、多肉基本无可救药,辣椒和茄子,也出了状况。最关键的是,这个苦衷,我只能悄悄告诉家里的其他成员,对于小女儿,秘密还得守住。
浇水抗旱,让我越来越没有底气了。本来,每天往返与江南江北,来来返返的油费,如果节省下来,可以买数倍的绿植。但是,静下来一想,生活的细账,哪能斤斤计较。毕竟,生活的乐趣和意义,又岂是几钵绿植的夭折就能否定的?生存,是有其内在逻辑的,得不断积累和沉淀,才能存活下去!
我的困惑,孩儿妈善意提醒:给绿植浇水,自来水要沉淀几天后才能浇;浇水要适量,要根据植物的习性确定浇多浇少。对待这些绿植,要像父母对待孩子的学习一样,得有耐心和细心,如果老是天天给孩子不停加量,孩子会在繁重的学习任务中,弦越绷越紧,压力越来越大,直到不堪重负,导致厌学、逃学……
一语道破天机,我幡然醒悟。
抗旱浇水,是门学问呢!